姚海芸作为一个重度网络游戏爱好者, 突然穿到没网络游戏的五十年代,内心其实是有些痛苦的,海岛上没别的娱乐,唯一能找到的娱乐方式除了赶海就只有钓鱼了, 钓得多了, 姚海芸的钓鱼技术也日渐上涨,教董晔书一个新手完全够格。
有钓鱼教学当作聊天主题, 接下来两个人的说话交流也自然了些, 没刚才那么尴尬了。
姚海芸提前准备了活虾当鱼饵,教他怎么挂上鱼饵, 怎么抛竿, 怎么收竿。
董晔书学习能力很强,全程认真听着, 她教一遍就会了,姚海芸也比较省心,抛出鱼竿以后耐心等着鱼上钩。
董晔书毕竟是初学, 没多少经验,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里只钓上来一条小鱼, 其中有一条跑掉了,姚海芸一口气钓上来五条,放在水桶里看着颇为壮观。
董晔书这回真见识到了她的钓鱼技巧有多强, 情不自禁夸奖道:“好厉害!”
“多练练你也可以的。”
姚海芸知道他每周请假出来都有时长限制,一次不能出来太久, 看时间差不多了她先收起了鱼竿, “行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这些鱼够吃了。”
董晔书跟着站了起来, 偷偷看她脸色,忐忑开口问道:“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会不会觉得只教我钓鱼有点无聊?”
“不会啊,挺有意思的。”
姚海芸回头看了他一眼,低声调侃:“信里感觉你是那种很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实际接触下来发现还挺腼腆的。”
“写信的时候有时间思考措辞,但现在你就站在我身边,一紧张,思考的速度会变慢。”
姚海芸明知故问,转过身看着他问:“紧张什么?”
突然凑近的距离让董晔书更加不知所措了,他嘴唇动了动,大着胆子说了出来,“紧张自己会在你面前表现不好。”
姚海芸对待感情很直接,向来最讨厌拖泥带水浪费时间,比起日久生情更喜欢一见钟情,而且她谈起恋爱来还是挺看脸的,从董晔书第一次出现,那脸那身材完全符合她的喜好,这几个月的书信交流也让她对董晔书的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上刚刚的接触,虽然还不算深入,但她觉得是可以继续交流下去的。
她直接说道:“到目前为止,你的表现挺好的,再说在我面前也不用紧张,不然我今天就不会来了。”
“你呢?见了面会不会觉得我跟信里面表现的有很大不同?”
董晔书听出她话里的意思,面上一喜,紧接着摇了摇头,“没有,跟我想象中一模一样。”
姚海芸背起钓鱼包,董晔书顺手拎起了装满鱼的水桶,两个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姚海芸好奇问他:“你怎么会想到以钓鱼为话题写信给我啊?”
既然都挑明了,董晔书也没必要再瞒着,诚实道:“当时想的主要是试探,因为我也不确定你有没有对象或者结婚没,钓鱼这个理由听起来不会太荒谬,而且我觉得你应该能察觉出来我的意思,如果你已经有对象了应该就不会回我的信了,这样我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了。”
姚海芸笑了下,“这倒是真的。”
“不过我们俩只见了两面而已,好像也没说过几句话,你的决定挺大胆的。”
董晔书犹豫了几秒,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其实刚开始是觉得你很漂亮,笑容也很甜,单纯想跟你认识下,后来我们俩一直写信聊天,我是觉得你的性格也挺好的,慢慢就有点陷进去了。”
姚海芸没想到他这么实诚,居然全盘托出,“你说话一直这么直接吗?”
董晔书点了点头,“看人分情况,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比较有眼力劲的,但我觉得你也是比较真诚直接的人,所以没必要扭扭捏捏的,喜欢就要表达出来,主动出击才有好结果。”
他目光专注,看着姚海芸反问道:“目前来看,我的目的好像也达到了不是吗?”
姚海芸不得不承认,某种情况下来说,董晔书其实挺会撩的,虽然害羞,但该说的该表达的一个不漏,不过她也不是傻子,仅凭这一次见面她可不敢贸然答应,姚海芸浅笑道:“一半一半吧。”
董晔书脸上紧张的表情也舒展了几分,笑了出来。
两个人沿着岸边的礁石走了几分钟就走到了村里的大路,再往前就是长桥大队入口了,姚海芸停了下来,从他手里接过了水桶:“就送到这吧,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再往前人就多了,容易被我们村子里的人看到,对我们俩影响都不太好。”
董晔书嗯了声,又问道:“那我们下周还能见吗?”
姚海芸想了想回答:“下周岛上就要收海带了,可能忙不过来,到时候外出捕鱼的人都会回来,岛上人比较多,也找不到可以独处的地方,可能要等海带收完了才能见了。”
虽然来南营岛还不到一年,但董晔书也知道早上到收海带的季节有多忙碌,对此表示理解,点了点头,又看向水桶,关心问道:“能拎得动吗?”
姚海芸可是钓鱼的高手,区区一桶鱼还难不倒她,伸手一把拎了起来:“拎得动,放心,你回去吧。”
姚海芸家没有电话,供销社的电话属于公用,就算她是供销社主任也不能用作私用,所以他们俩眼下只有写信这一个沟通方式,想到接下来一两个月都见不到,董晔书恋恋不舍叮嘱道:“记得给我写信啊。”
“知道了。”
姚海芸摆摆手,拎起水桶转身往家走,董晔书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发现有人来了,赶紧迈开脚步也走了。
姚海芸拎着一桶鱼回家,马兰英走过来看了一眼,一数里面只有六条,“今天钓的鱼不多呀。”
姚海芸可不敢说今天自己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教董晔书怎么钓鱼了,随口回道:“今天运气不太好。”
马兰英已经想好怎么处理这些鱼了,“都煎了吧,正好有段时间没吃了。”
她撸起袖子刚打算杀鱼,忽然想到什么,又叫住了姚海芸,“哦对,刚才家华来找你了。“
姚海芸脚步顿了下,问道:“什么事?”
“她今年不是高考嘛?这突然停课了,她有点问题不知道问谁,可能是想着你是大学生,所以来问问你。”
“那她今天还来吗?我去找她也行。”
“应该来吧,她说等会儿再过来。”
马兰英深深叹了口气,“哎哟,现在上个学也真够难的。”
姚海芸在家坐了没一会儿,姚家华果然拿着书来了,在岛上其他学生眼中,姚海芸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每届不管带没带过姚海芸的老师都会夸她聪明,是以姚家华遇到问题第一个想的就是来找她。
“海芸姐,你看看这个问题要怎么解?”
姚海芸看了一下题目,飞快想出了解答思路,拿出笔跟她说:“这个是解几题,算是比较新的题型,主要考虑的是直线和圆锥曲线的相交,你这样看……”
随着姚海芸寥寥几笔在纸上画出来,姚家华茅塞顿开,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解的呀。”
姚海芸看到她这么认真,心里格外矛盾纠结,轻声问道:“你现在每天在家学习吗?”
姚家华笑道:“当然啦,再过半个月就要高考了,我可不能放弃。”
姚海芸不忍心说了,让一个高考生知道未来十年都无法再参加高考,何其残忍。
姚家华道了声谢,笑容满面抱着书离开了。
马兰英在院子里杀鱼,看她走过,喃喃自语:“这孩子,一看就是上大学的好苗子。”
姚海芸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无声叹了口气。
又是新的一年,南营岛的海带收获季如期而至,这两年有了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的帮忙,今年预估的海带产量翻了一番,还有凌可为所在的推广站进行实验的一批海带夏苗也成熟了,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如果顺利的话,今年整个南营岛的海带苗都将采用海带夏苗来进行养殖。
为了提高海带晾晒效率,生产队的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另外规划了两块晾晒场地,找人清理干净了。
考虑到今年海带产量又要翻一番,驻岛的军队打算多增加一个连队给生产队帮忙收海带。
这天晚上,叶尚伟组织了他手底下的十个连队一起开会,他站在正中间,扬声说道:“从咱们到岛上驻军以来,岛上的渔民帮了我们许多,所以每年一到海带收获季我们要塞区都会派出四个连队去帮忙收海带,为期一个月,一直都是交给新兵。往年都是抽签,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连队想报名的?”
平时军队的训练挺辛苦,但收割海带听起来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踌躇着要不要答应。
叶尚伟扫了一圈,“没有吗?没有的话我们就抽签了。”
话音刚落,陆陆续续有连队举了手,最后全部都举手了,叶尚伟笑了,“看来大家都很积极啊,名额不够,今年就抽四个连,连长上来抽签。”
自从钱永超受伤以后,新来的二连连长是孟长乐,只见他走上去抽了个签,现场揭开,纸上面是一个对号。
台下响起欢呼声,尤其是董晔书,一边鼓掌一边起哄,难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裴立群纳闷,“你这么高兴干嘛?”
董晔书立刻收了笑容,佯装刚刚什么都没发生,“我高兴了吗?”
姚海芸作为一个重度网络游戏爱好者, 突然穿到没网络游戏的五十年代,内心其实是有些痛苦的,海岛上没别的娱乐,唯一能找到的娱乐方式除了赶海就只有钓鱼了, 钓得多了, 姚海芸的钓鱼技术也日渐上涨,教董晔书一个新手完全够格。
有钓鱼教学当作聊天主题, 接下来两个人的说话交流也自然了些, 没刚才那么尴尬了。
姚海芸提前准备了活虾当鱼饵,教他怎么挂上鱼饵, 怎么抛竿, 怎么收竿。
董晔书学习能力很强,全程认真听着, 她教一遍就会了,姚海芸也比较省心,抛出鱼竿以后耐心等着鱼上钩。
董晔书毕竟是初学, 没多少经验,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里只钓上来一条小鱼, 其中有一条跑掉了,姚海芸一口气钓上来五条,放在水桶里看着颇为壮观。
董晔书这回真见识到了她的钓鱼技巧有多强, 情不自禁夸奖道:“好厉害!”
“多练练你也可以的。”
姚海芸知道他每周请假出来都有时长限制,一次不能出来太久, 看时间差不多了她先收起了鱼竿, “行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这些鱼够吃了。”
董晔书跟着站了起来, 偷偷看她脸色,忐忑开口问道:“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会不会觉得只教我钓鱼有点无聊?”
“不会啊,挺有意思的。”
姚海芸回头看了他一眼,低声调侃:“信里感觉你是那种很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实际接触下来发现还挺腼腆的。”
“写信的时候有时间思考措辞,但现在你就站在我身边,一紧张,思考的速度会变慢。”
姚海芸明知故问,转过身看着他问:“紧张什么?”
突然凑近的距离让董晔书更加不知所措了,他嘴唇动了动,大着胆子说了出来,“紧张自己会在你面前表现不好。”
姚海芸对待感情很直接,向来最讨厌拖泥带水浪费时间,比起日久生情更喜欢一见钟情,而且她谈起恋爱来还是挺看脸的,从董晔书第一次出现,那脸那身材完全符合她的喜好,这几个月的书信交流也让她对董晔书的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上刚刚的接触,虽然还不算深入,但她觉得是可以继续交流下去的。
她直接说道:“到目前为止,你的表现挺好的,再说在我面前也不用紧张,不然我今天就不会来了。”
“你呢?见了面会不会觉得我跟信里面表现的有很大不同?”
董晔书听出她话里的意思,面上一喜,紧接着摇了摇头,“没有,跟我想象中一模一样。”
姚海芸背起钓鱼包,董晔书顺手拎起了装满鱼的水桶,两个人走在回去的路上,姚海芸好奇问他:“你怎么会想到以钓鱼为话题写信给我啊?”
既然都挑明了,董晔书也没必要再瞒着,诚实道:“当时想的主要是试探,因为我也不确定你有没有对象或者结婚没,钓鱼这个理由听起来不会太荒谬,而且我觉得你应该能察觉出来我的意思,如果你已经有对象了应该就不会回我的信了,这样我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了。”
姚海芸笑了下,“这倒是真的。”
“不过我们俩只见了两面而已,好像也没说过几句话,你的决定挺大胆的。”
董晔书犹豫了几秒,最后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其实刚开始是觉得你很漂亮,笑容也很甜,单纯想跟你认识下,后来我们俩一直写信聊天,我是觉得你的性格也挺好的,慢慢就有点陷进去了。”
姚海芸没想到他这么实诚,居然全盘托出,“你说话一直这么直接吗?”
董晔书点了点头,“看人分情况,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比较有眼力劲的,但我觉得你也是比较真诚直接的人,所以没必要扭扭捏捏的,喜欢就要表达出来,主动出击才有好结果。”
他目光专注,看着姚海芸反问道:“目前来看,我的目的好像也达到了不是吗?”
姚海芸不得不承认,某种情况下来说,董晔书其实挺会撩的,虽然害羞,但该说的该表达的一个不漏,不过她也不是傻子,仅凭这一次见面她可不敢贸然答应,姚海芸浅笑道:“一半一半吧。”
董晔书脸上紧张的表情也舒展了几分,笑了出来。
两个人沿着岸边的礁石走了几分钟就走到了村里的大路,再往前就是长桥大队入口了,姚海芸停了下来,从他手里接过了水桶:“就送到这吧,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再往前人就多了,容易被我们村子里的人看到,对我们俩影响都不太好。”
董晔书嗯了声,又问道:“那我们下周还能见吗?”
姚海芸想了想回答:“下周岛上就要收海带了,可能忙不过来,到时候外出捕鱼的人都会回来,岛上人比较多,也找不到可以独处的地方,可能要等海带收完了才能见了。”
虽然来南营岛还不到一年,但董晔书也知道早上到收海带的季节有多忙碌,对此表示理解,点了点头,又看向水桶,关心问道:“能拎得动吗?”
姚海芸可是钓鱼的高手,区区一桶鱼还难不倒她,伸手一把拎了起来:“拎得动,放心,你回去吧。”
姚海芸家没有电话,供销社的电话属于公用,就算她是供销社主任也不能用作私用,所以他们俩眼下只有写信这一个沟通方式,想到接下来一两个月都见不到,董晔书恋恋不舍叮嘱道:“记得给我写信啊。”
“知道了。”
姚海芸摆摆手,拎起水桶转身往家走,董晔书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发现有人来了,赶紧迈开脚步也走了。
姚海芸拎着一桶鱼回家,马兰英走过来看了一眼,一数里面只有六条,“今天钓的鱼不多呀。”
姚海芸可不敢说今天自己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教董晔书怎么钓鱼了,随口回道:“今天运气不太好。”
马兰英已经想好怎么处理这些鱼了,“都煎了吧,正好有段时间没吃了。”
她撸起袖子刚打算杀鱼,忽然想到什么,又叫住了姚海芸,“哦对,刚才家华来找你了。“
姚海芸脚步顿了下,问道:“什么事?”
“她今年不是高考嘛?这突然停课了,她有点问题不知道问谁,可能是想着你是大学生,所以来问问你。”
“那她今天还来吗?我去找她也行。”
“应该来吧,她说等会儿再过来。”
马兰英深深叹了口气,“哎哟,现在上个学也真够难的。”
姚海芸在家坐了没一会儿,姚家华果然拿着书来了,在岛上其他学生眼中,姚海芸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每届不管带没带过姚海芸的老师都会夸她聪明,是以姚家华遇到问题第一个想的就是来找她。
“海芸姐,你看看这个问题要怎么解?”
姚海芸看了一下题目,飞快想出了解答思路,拿出笔跟她说:“这个是解几题,算是比较新的题型,主要考虑的是直线和圆锥曲线的相交,你这样看……”
随着姚海芸寥寥几笔在纸上画出来,姚家华茅塞顿开,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解的呀。”
姚海芸看到她这么认真,心里格外矛盾纠结,轻声问道:“你现在每天在家学习吗?”
姚家华笑道:“当然啦,再过半个月就要高考了,我可不能放弃。”
姚海芸不忍心说了,让一个高考生知道未来十年都无法再参加高考,何其残忍。
姚家华道了声谢,笑容满面抱着书离开了。
马兰英在院子里杀鱼,看她走过,喃喃自语:“这孩子,一看就是上大学的好苗子。”
姚海芸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无声叹了口气。
又是新的一年,南营岛的海带收获季如期而至,这两年有了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的帮忙,今年预估的海带产量翻了一番,还有凌可为所在的推广站进行实验的一批海带夏苗也成熟了,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如果顺利的话,今年整个南营岛的海带苗都将采用海带夏苗来进行养殖。
为了提高海带晾晒效率,生产队的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另外规划了两块晾晒场地,找人清理干净了。
考虑到今年海带产量又要翻一番,驻岛的军队打算多增加一个连队给生产队帮忙收海带。
这天晚上,叶尚伟组织了他手底下的十个连队一起开会,他站在正中间,扬声说道:“从咱们到岛上驻军以来,岛上的渔民帮了我们许多,所以每年一到海带收获季我们要塞区都会派出四个连队去帮忙收海带,为期一个月,一直都是交给新兵。往年都是抽签,今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连队想报名的?”
平时军队的训练挺辛苦,但收割海带听起来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踌躇着要不要答应。
叶尚伟扫了一圈,“没有吗?没有的话我们就抽签了。”
话音刚落,陆陆续续有连队举了手,最后全部都举手了,叶尚伟笑了,“看来大家都很积极啊,名额不够,今年就抽四个连,连长上来抽签。”
自从钱永超受伤以后,新来的二连连长是孟长乐,只见他走上去抽了个签,现场揭开,纸上面是一个对号。
台下响起欢呼声,尤其是董晔书,一边鼓掌一边起哄,难得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裴立群纳闷,“你这么高兴干嘛?”
董晔书立刻收了笑容,佯装刚刚什么都没发生,“我高兴了吗?”